案一女48岁头昏6年余,面色暗,面斑,失眠,血压/96,服用降压药后血压可平稳,脉浮弦。给予茯苓甘草汤治疗
桂枝20茯苓30炙甘草10生姜6片7付
二诊诉上方连续服用14付,在服药期间未服用降压药,后感冒后怕血压升高就服用一次降压药,服用后头晕,去附近诊所量后血压偏低,自此未再服用降压药。
案二男51岁血压/,无其他不适,脉弦,给予柴胡桂枝汤治疗
柴胡24黄芩10清半夏12党参10炙甘草10桂枝15生白芍15生姜6片大枣3枚
患者服用上方半月后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已停降压药一年有余。
对高血压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与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年龄等有关。治疗多以降压为主,对于嗜铬细胞瘤、肿瘤等引起的以手术治疗为主,肾血管性的可通过介入治疗,但总体以“降”为主,以“杀伐”为主。
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认为多是“郁”,换言之,就是路被堵了,正如水管一样,前面被堵了,那么下面的压力自然会高,所以中医的治疗多以“通”为主,水管“通”则压力自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医案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并非是治疗高血压的特定方,患者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方用药。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一个用“降”之法,一个用“通”之法,两种方法完全不一样,其实这来源于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只要得病,其实都是不怎么好治的,因为医学是有缺陷的,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发达,因此我们才强调要养生,要防病于未然,尽可能的少生病。所以在这里没有要去批判任何一种医学的意思,存在就有合理性,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在努力,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在认识问题上的思维不同而已。
西医治病大多数都是采用压制的方法,如抗肿瘤、抗病毒、抗过敏、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等,都用“抗”和“降”,这种治疗在短时间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但我们需要明白一点,症状的消除并不一定等于疾病的痊愈,所以这种求短时的治疗到底对不对?到底合理不合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若是合理,为何疾病越治越多?若是合理,为何会久治不愈?
人遇到问题,第一个反应往往是对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是采取对抗的办法来治愈疾病,但西医只是抓住了疾病的象而忽视了疾病的本,血压高就降压,血糖高就降血糖,过敏就抗过敏,见肿瘤切肿瘤,看不到的就压制,看得到的就切除,医院治疗的最常规、最普遍的办法,所以西医最常用的就是对症治疗,医院医院,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所以这种治疗并不是抗疾病,而是在帮助外邪抗人体,在抑制人体的正常反应,把乱治于表象,华其外而不实其内。而中医的“抗”是在帮助人体抗外邪,顺着人体之势而用药,顺着人体升降出入的气机而调理,所以中医是不治病的,治病的思路势必会采取压制的措施,因为压制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效最快的,但却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正如两国有矛盾,打仗也许是最快的办法,但打仗后的生灵涂炭却是大家都不想要的,调和并不一定是最慢的,但却可以达到长久的稳定,故《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西医对疾病的治疗往往采用“伐兵”、“攻城”之法,而中医治病却不在攻伐,而在“伐谋”,伐谋的主要形式就是调理,所谓调理就是顺着人体之气而调,让人体之气恢复到一个平和的状态,则疾病自愈,这就是古人“无为而治”的思路,而无为而治的前提则是“顺势而为”。
所谓势,是一切可供借助利用的关联事物,特别是其发展趋向,比如时势、环境、氛围、机缘、灵感、兴趣、好奇、热情、声势、气势、名声、地位等。《孙子兵法·兵势篇》言:“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亦为势也,只要我们能把握势,能顺其势,那么做事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仗如此,治病亦是如此,古人有“用药如用兵”之说,故《黄帝内经》亦云:“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只有顺其势,治病便可“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决”为“决堤”的意思,“竭”为“尽”的意思,意思为从深处决堤放水,不用很大的气力就能把水放尽。这就是顺势而为的思维,顺势而为可使我们轻轻松松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可使我们无为便可无所不为,这便是古人不朽的智慧。
庸人逐利,智者谋势,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做个
铁杆中医
长按北京白癜风去哪治得好中科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