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诊断 > 疾病诊断 > 关于高血压的十条误区,你中了几条

关于高血压的十条误区,你中了几条

发布时间:2021-3-8 8:20:15   点击数:
甲氧沙林搽剂能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0/4341463.html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症。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全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相当于,个人中至少有18个人是高血压。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而且每年死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41%。

但有些老年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高是正常现象,就算查出高血压,也不认真对待。在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的有以下N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

血压高但没症状,不用吃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有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颈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即使没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专家表示,高血压需早发现、早治疗。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过干预,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恢复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药或停药。

误区二

吃药会产生依赖性,副作用也较大

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最好不要随意停药,防止停药后血压骤然升高。血压前后不问,如过山车一样,波动大,对心脑肾的危害更好。

误区三

血压高时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停药后,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有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受伤害。

误区四

开始不能用好药,否则严重会无药可用

降压药不会出现耐药情况。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降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短效降压药物,通常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长期用药易引起血压波动。比如硝苯地平片(心痛定)就是短效降压药,不建议作为长期控制血压的药物。建议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长效降压药,避免降压短效,过猛。

误区五

长时间一医院检查

服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血压稳定,医院复诊,观察药物是否产生副作用,对心、脑、肾等器官是否产生不良影响或药量是否相对不足。每种降压药物都要特定的适宜人群,也就是说对另外的人群是不合适或者禁忌的。门诊接诊一个六石街道的,45岁高血压病人,外院长期口服厄贝沙坦片,血压控制2年不理想,建议复查血肾功能,查血肌酐umol/l,肌酐清除率5.57ml/min,属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最有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的是肾血管狭窄,厄贝沙坦片就是通过收缩肾小球动脉来控制血压,所以这类病人不能吃,属于禁忌。另外门诊经常接诊到乏力,纳差,便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现是低钾血症。这类的病人一般都会长期口服利尿剂作为降压药物,如吲达帕胺片。所以一方面高血压作为慢性病,对靶器官损害是进行性缓慢增大,一方面是药物潜在的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般3个月要到内科门诊,做一下一般的检查检验。

误区六

根据偶测血压值来判断高血压

很多人测一次血压发现血压高了,就认定自己是高血压,这是不对的。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不能以在门诊或家里偶尔测得一两次血压偏高为准。确诊标准为,连续测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若上面数值高于mmHG,或下面数值高于90毫米汞柱,才判断为高血压。

误区七

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注的动力来源,血压短时间内降得很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引起脑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理想血压的高压值,应在~毫米汞柱;低压值,在70~90毫米汞柱之间。缓慢降压才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尤其对有老年人有脑梗塞病人来说,血压不建议控制太低,不超过/90mmHg即可。

误区八

吃药盲目追求新、贵,频繁换药

选择一组适当、理想的降压药物并不容易,需要長时间的观察和验证。只要能保持血压稳定不波动,而且没有明显副作用,药品品质有保证,就应坚持服用。现在市区很多进口的药物已配不到,改成国产药物,只要血压能控制平稳,就可以。要对国产制药保留信心。

误区九

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范围

一般情况下,血压是缓慢升高的,所以降压过程也要平稳。即使高血压急症,也不可快速降压,以免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发生。

误区十

跟着别人经验擅自用药

平常走亲访友,或者门诊接诊,都会有人告诉我,某某某告诉我要吃这个鱼肝油,那个中药饮片吃吃,血压就不高了,不用吃降压药物了,是不是可以不吃,或者是不是可以停药。那么我想说的是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有很多分型,每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基础疾病都不相同,照搬他人经验,跟风吃药易产生用药安全风险。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还要调整饮食、少吃盐、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放松心情。

高血压

可控制、可预防

平常我们要做到

一、合理饮食:多蔬菜水果少脂肪,多含钾钙少含盐;

二、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可降低血压,散步、慢跑等

三、戒烟限酒:吸烟及大量饮酒会加重高血压

四、心理平衡: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保持好心情,有助于血压稳定

五、注意管理:定时服用降压药,学会自测血压,平稳降血压,最重要就是按时就医。

为提高35周岁以上血压监测率及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本院门诊及迎晖、朝阳、城南、西园、歌山、南市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设有电子血压检测仪。若有需要,可不定期前往进行血压监测,免费咨询门诊医生及社区责任医生,评估血压控制水平,或降压方案调整。高血压患者建议每3-6月妇保院内科门诊就诊,复查相关指标。

东阳市妇幼保健院

和美家—综合医学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houfeng.com/jbzd/813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