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我们之前多次说过,按中国国家卫健委年发布的《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指南标准,血压高于/90mmHg,也就是说,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诊断为高血压。
如患者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90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
研究显示,除外伤外,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高血压也不例外,目前研究发现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家族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原因,在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15%的人群是家族遗传性的高血压。
对高血压的遗传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父母均有高血压,则子女高血压发病率高达46%,父母中有一方于55岁前发生高血压者,其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一倍;
父母双方均于55岁以前发生高血压者,其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5倍;
父母于55岁以后发生高血压的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无明显增加。
这个结果表明,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于较年轻时发生高血压,则子女未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高。
既然遗传基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那能否通过基因来判断是否是高血压的患者呢?
实际上,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基因表型相关。目前虽然还不能通过筛查基因来判定高血压发病,但可以做到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基因表型表达不同,来寻找对个体更有效的药物。
研究发现,基因表型不同,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可以通过高血压患者行基因检测,指导高血压患者对于β-受体阻滞剂、ARB、ACEI药物的临床精准用药治疗。
高血压虽然是有遗传因素的疾病,但高血压是可以预防的,对于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基因的人应该强调健康生活。
通过健康生活推迟高血压的来临,如果有高血压的家族遗传,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可能在30-40岁就发生高血压,同时还得面对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果能从小开始健康生活,或许到了50-60岁,高血压才会表现出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后,医院心血管病、急诊危重病专业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推荐阅读
1.高血压的诊治(3)——精神紧张焦虑引起血压增高
2.抗击新冠用维C?看中国如何实现极限“反杀”!
3.高血压的诊治(2)——我们对高血压的认识
4.高血压的诊治(1)——为什么吃了药我的血压还是控制不住?
阿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