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今年我们的祖国母亲69岁了!
国庆,正值金秋,秋高气爽,食欲大增,此时高血压患者极其容易出现血压波动情况。高血压一直是我国慢性病的一大重点防治对象,据年6月11医院杨文英教授等公布的-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6.6%,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2.54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为了家人欢度国庆,高血压患者本身一定要控制好血压,患者周围的家人也一定要帮助患者预防控制。
但是对于这么庞大的高血压人群,在预防治疗上却有几个误区让医生患者及患者家人屡屡中招:
误区之一、不分析具体情况,只追求血压降到“正常”水平。
大部分中老年患者,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表现为易疲惫、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等。
此时血管壁有斑块附着,导致血管腔狭窄,血管壁增厚、变脆,血压升高。如果忽略动脉硬化,贸然用药,很有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情况的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应先考虑消退斑块、软化血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适当搭配降压药。
误区之二、用药时间随意。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清晨起床血压会上升15~38mmHg。
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逐渐下降,到了夜晚,会降至一定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血压患者晨间易发脑出血,晚间易脑缺血。如果药物的服用时间随意,不考虑高血压患者每日的血压变化规律,则会导致患者晨间血压控制不理想,中午、晚间血压过低的情况。
正确的服药时间是:短效降压药,可以每日3次服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服药必须在清晨醒来后立即吃,不能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最后一次服药必须在下午6点之前,不可在睡前或更晚服用;长效降压药或缓释制剂,应清晨醒来立即服。遵循这样的服用方法,可以对于白昼血压有较稳定的控制效果,并且不会使晚间血压太低,有效规避血压波动带来的中风风险。
误区之三、血压一降,立刻停药。
有的患者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之后,血压被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就自行停药了,过一段时间之后,血压又反弹起来,甚至比吃药之前升得更高,这时患者又重新服药,血压正常之后又停药……如此反反复复,对血管内壁的破坏很大,极容易造成脏器损伤,引发各种并发症。
误区之四、不做综合性治疗。
高血压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血液、血管的问题,还跟各个脏腑都有关系。因此,治疗时也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血液和血管上,还要综合治疗,全方位调理,除了药物,还要注意运动、饮食、情绪,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注意不要激动、焦虑。
总而言之,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对于这种病,医生也好,患者也好,不仅仅要知道怎样用药,最重要的是还要建立慢病管理的意识,从生活习惯上改变。
国庆佳节,别让高血压绊住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