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解释并尽可能地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01
高血压心理特点
焦虑,紧张:病程长,病因复杂,期望过高,缺乏相应知识担心发生严重并发症。
猜疑:久病成医,缺乏安全感,顾虑重重,敏感多疑。
恐惧:担心高血压过高引起严重后遗症而生活不能自理,失去工作能力等后果。
偏执:多见于知识分子或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的高血压的人。
02
指导病人实施自我心理护理
01
建立合理认知
我们应该向病人提供高血压的一般医学知识,病因,药物的用法及副作用,使其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知,并做好充分的与疾病斗争的心理准备。
02
控制情绪
(1)让病人了解负性情绪的危害。
(2)指导病人在情绪失控前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
(3)合理安排生活。
03
疏导负性情绪
(1)帮助客人客观自知
我们应当和病人真诚交流教育其积极面对压力及压力源,帮助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2)帮助病人了解自己
提示病人客观了解并依据其实际状况评价自身能力,以采取适当,符合自身状况的治疗行为。
(3)鼓励病人宣泄压力
鼓励病人以宣泄减轻其精神压力
向亲人诉说
写日记等
(4)引导病人的能动性
鼓励病人增强勇气和信心,使之明白其心理困惑须靠自己解决。
逐步激发病人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的能力,充分调动其治疗的主观能动性,以消除负性情绪,进一步巩固疗效的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