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热心网友送上“GuabiTV”称谓的斗鱼要IPO了,斗鱼的自信,大概源于其年11月所宣布的“已进入完全盈利状态”,但不论如何,IPO不是靠嘴说就能完成的事,从监管、市场预期的角度,一个能够成功IPO企业身上必然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门槛。斗鱼IPO这次能一帆风顺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正面一下那些从数据和现实角度呈现出的“系统性”问题。
斗鱼与主播的弱关系是斗鱼的管理不善还是模式的软肋?
近日,在宣布对SY追责之后,斗鱼又置顶了一条微博,直指SY违约。SY也再次发出微博,这一次的微博不仅详细回答了斗鱼贴出的全部违约,还提出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斗鱼欠薪在先、违约在先,拖欠半年工资。
这种你来我往的嘴仗在互联网上早已见怪不怪,而在直播的江湖里,平台挖角和主播跳槽也是司空见惯。
有媒体统计,在“过去一年,平台之间主播流动频率空前提升,有映客主播流向快手,企鹅电竞主播跳槽斗鱼,斗鱼主播被挖”这其中不管是合约期满的自然选择,还是违约的不常规跳槽,都直接说明了主播与直播平台之间仅有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弱关系。
但斗鱼直播游戏主播接二连三的跳槽却让人唏嘘不已,据上述媒体统计“仅仅在去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内,斗鱼就有8个主播被挖走,且多数属于违约跳槽。”
我们抛开行业恶性竞争不讲,从斗鱼方面来说,自己名下的主播,即便以法律合同来约束都不成功,到底是其管理能力太弱,还是商业模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尽管我们知道,相对于秀场有成熟的公会管理系统,游戏主播自身约束能力偏弱,但以游戏直播发家的斗鱼却没有让我们看到他们在主播管理上的成功经验,甚至被前主播爆出了“欠薪”等糗事。
数据“异动”与强推“主播抽奖”的营收业务是不是自身羸弱的表象?
先说数据,直播行业是流量行业,流量就是生命。在卖预期的股市上,能够反映一个直播站点经营好坏的,最直接的就是访问量。但斗鱼的数据表现却让我们捉摸不透。
在权威数据统计网站Alexa.cn上,我们发现do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