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这个问题,第一是什么是高血压,第二高血压程度分类,第三是如何诊断
1.高血压定义
多数主要指南建议诊断标准为: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兼具二者。收缩压是多数患者诊断的基础。上述标准适用于年龄≥18岁的成年人。ASH/ISH指南推荐≥80岁的患者起始治疗的血压值为/90mmHg,而JNC8中,≥60岁的患者即不建议使用低阈值(mmHg),因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mmHg优于mmHg,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2.高血压分类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80-89mmHg;不应接受降压药物,但应该鼓励改变生活方式,延缓进展为高血压的进程;
●高血压第一阶段: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高血压第二阶段: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
3.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可通过下面3种方法之一诊断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ABPM)
●家庭血压监测
●诊室血压测量
初次评估应该在患者排空膀胱后测量双侧血压,如果测量结果不同,应采用较高值。患者在第一次血压测量后的1-4周后再次测量,两次均高于诊断标准方可做出诊断。如果患者血压很高,如收缩压≥mmHg,或者不便于第二次随访,可以在初次启动降压治疗。
ABPM是指用一个仪器(患者配戴在身上)进行24-48小时的血压测量,通常在清醒时15-20分钟、睡眠时30-60分钟测量1次。血压测量数值记录在仪器上,利用电脑分析这些数据得出清醒(白昼)和睡眠(夜间)时的平均血压。也可计算读数超出正常血压上限的百分比。当使用ABPM时,高血压定义为血压大于等于/85mmHg。
用家庭血压监测确诊或评估血压控制的最佳方案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至少应在1个周期间进行12-14次测量(包括早晨和晚间血压测量值)。与诊室测量值相比,在家或工作时自己记录的随机血压测量值与ABPM的相关性更好。采用家庭血压监测时,高血压定义为血压大于等于/85mmHg。
因此,只有在经过至少2-3次诊室血压测量后才能得出高血压的诊断,每次就诊应间隔1周或以上的时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