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西医治数字,中医治症状。在对待高血压的治疗上也不例外。
西医把高血压看成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它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降低血压。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降压药。而且要终身服用。然而,疗效究竟如何呢?通过大量的研究,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这个作用似乎很显著。但另外一组的统计数据是,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亦就是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
西医对高血压的数字界定为/90,即超过这个标准的就必须接受治疗。有一个研究显示,多例轻度(以下和左右)的高血压患者经过4-5年降血压治疗,所谓,治疗组和不治疗组相比,总死亡率冠心病的发病率、卒中发病率、心血管发病率都没有显著差别,反过来治疗的人有9%发生药物的副作用,而不得不终止治疗。所以西医的高血压标准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果把高血压的治疗起点由现在mmHg,提高到mmHg,包括将90放在的话,可以减少1亿人服用降压药。
显然,西医针对血压数字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不仅乏善可陈,且副作用明显。
相比之下,在对高血压的治疗上,中医就显得比西医要高明得多。
在中医看来,血压增高只是在某脏腑出现异常时,生命系统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反应。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症的关键就是找出那个出毛病的脏腑,然后再对症下药。
在临床上,中医依据望、闻、问、切四诊的信息,分类(八纲)归经(十二经络),将高血压症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和内风、血瘀、痰阻3个兼证。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证”下不同的药或在不同的穴位下针。症状消失了,血压也就自然降下来了。
这就是西医治数字,中医治症状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