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的特殊时期,杭州的医护工作者逆流而上远赴武汉支援。
月15日,医院的医护人员们给前方的丈夫、同事发了一段很可爱的视频,这是一段爱的表白。
他们中有不医院上班的。
留守萧山的她对去一线的丈夫说
武汉是个美丽的城市,待来日一起去武大看樱花
“边,你在前方做好防护,高血压的药不要忘记吃,女儿已经知道你去武汉了,她很支持你。边,等你回来,我们在一起去武大看樱花。”
这段让人心酸的视频,主角叫叶美燕,今年51岁,医院大内科科护士长。
她口中的“边”,是她的丈夫边铁群,今年58岁,是大内科主任。月9日赶赴武汉支援。
疫情发生以来,他们都坚守在临床一线,日夜颠倒,加班加点,常常碰不到面。
医院驰援武汉的征集令时,夫妻俩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感,各自瞒着对方向单位请缨要求前往。
月8日凌晨1:00,边铁群接到单位紧急电话,被告知夫妻俩都报了名加入驰援武汉的队伍。
“家里要留下一个人,我去。”边铁群说。
最终边铁群出征,他乐观地说:“重症监护室就是我的战场,这次不过是换个地方上班,大家不用担心。”
留下的叶美燕肩负起萧山隔离留观区和呼吸二科的重要工作。
这几天,她每天忙着给新到科室的护士培训防护知识、工作流程等,也利用休息时间加紧学习各种新的制度及流程细则。
“护士,我这病还会好吗?”一位正在隔离留观区隔离的大妈焦虑地问。
“大妈,你不要过于担心了,这病不能急。”
考虑到持续的心理压力会造成睡眠不佳,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可能让病毒有机可乘,叶美燕还做起了心理咨询师。呼吸二科病人病情比较严重,医院,以备不时之需。她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很快乐。”
叶美燕想对在武汉抗疫前线的丈夫说:“在你心目中,武汉是个美丽的城市,去年你特意跑去看樱花,回来说你第二年还要去。尽管前方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但也有你期待中的、即将绽放的烂漫樱花。期盼春暖花开之时,你平安归来!”
把岁儿子送到外婆家一直没见面
他们说:只为更好打赢这场战役
蔡汉炯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内科二党支部书记,妻子沈英飞是康复一二病区护士长、骨伤二党支部委员。
疫情发生时,蔡医院抗疫第一线。这个春节,他过得更为忙碌。
正月里,蔡医院里,医院里一遇到棘手病人需要会诊,他都随叫随到:“最怕的就是手机没电关机了。”
正月初八,蔡汉炯一上午就接诊了1位患者,都是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每个病人都需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可疑的患者还要检查肺部CT。
忙完已经过了中午饭点,匆忙吃完午饭后,下午又赶去隔离留观区,了解留观病人的具体情况。
查完房已经下午4四点多了,再前往发热门诊接同事的班。
这样的工作安排,是他奋战在一线以来的日常。
他总说,“内科医生人手少,穿着防护服,一天4小时太辛苦,我有空就过来帮他们顶顶班!”
妻子也一样忙碌。大年三十,她把家里的两个孩子(小儿子才岁)送到外婆家,到现在夫妻两人没有和他们见过面。
沈英飞在护士长群里看到隔离留观区人手不够的通知,马上说“我已将孩子送到娘家,可以随叫随到,医院待命。”
大女儿正读高三。
“马上就要高考了,最近学校里开展停学不停课,可我们也帮不上忙。前几天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