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早期高血压通常无症状,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了解血压水平,早期发现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均≥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可确诊为高血压。
健康行为(1)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
(2)35岁以上成人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
(3)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85-89mmHg)每六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4)血压的测量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5)测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取坐位,保持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水平和分级
级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
和
<80
正常高值
~
和(或)
80~89
高血压
≥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
和(或)
~
3级高血压(重度)
≥
和(或)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和
<90
2对容易发生高血压的人群,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科学依据以下人群容易患高血压:
(1)血压高值(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2)超重(BMI:24-27.9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
(3)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患高血压)。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ml(2两))。
(5)年龄≥55岁。
(6)长期高盐饮食。
健康行为(1)保持合理饮食。
(2)坚持适量运动。
(3)戒烟限酒。
(4)减轻体重。
3高血压患者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压科学依据改善生活方式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如肥胖者体重减轻10千克,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膳食限盐(食盐<6克),收缩压可下降2~8mmHg;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6mmHg和3mmHg;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
健康行为(1)高血压患者尤其应当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钠盐摄入
(2)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应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可以改善血压,应增加奶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4)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
(5)适量运动。
(6)戒烟限酒。
(7)减轻体重。
(8)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4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家庭自测血压科学依据自测血压可以提供特殊时间的血压水平和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血压波动情况。
健康行为(1)尽量选择经过专业认证合格的便于操作的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2)测量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喝茶、酒、咖啡等。
(3)测量时采取平卧位或坐位,上肢、心脏和血压计保持同一水平。
(4)每次测量两遍,取平均值。
(5)每周测2-3天。
(6)如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可以随时测量。
(7)可以自备一个记录本,将每次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值等进行记录。
5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应遵医嘱服药,并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科学依据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高血压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90mmHg;老年患者收缩压<mmHg;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高危患者</80mmHg。目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开展免费规范化管理。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可全面评估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有利于高血压患者达到血压控制目标。
健康行为(1)高血压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作主张,擅自用药。
(2)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仍要继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
(3)高血压患者参加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接受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和定期体检。
健康松岙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