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的治疗与用药方法
有病吃药司空见惯,但高压患者在用药方面却经常让医生头疼。因为总有些任性的病人,他们瞎吃药、乱吃药,擅自停药或换药。
令医生头疼的患者分为四类:
唯我独尊派:此派患者多见中年男性,他们独断固执,越有病越不听话,喜欢擅自停药,时刻处在“总有庸医想骗朕吃药”的心态。
盲目跟风派:以喜欢扎堆的中年大妈群体居多,她们痴迷于各种坊间偏方,热衷于从电视以及路边小广告上,收集祖传密药。往往花了大把银子,血压却得不到对症下药的治疗。
杞人忧天派:此派患者惜命怕死、忧柔寡断,终日疑神疑鬼听风就是雨。对医生开的药死活不敢长期吃,生怕副作用伤了自己的肝脏。而又时刻担心血压一高引出并发症。
心大漏风派:年轻人居多,他们不拘小节,服药不按时,服药后不及时测量血压,仗着自己年青力壮,只要觉得不难受,就觉得病是长在别人身上。
医生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是根据基线血压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来选择用药的。虽然对患者们用药的方式截然不同,但治疗的目的却是途殊同归的。治疗与用药见视频6分钟。
常见用药原则一般分三种:
)服用常效药:长效药的药效基本上达24小时,这样会减少血压波动,降低把器官危害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小剂量用药:对症状较轻、无其他病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不但可以得到疗效,还可以把不良反应控制在最小。
3)联合用药:就是小剂量单药治疗不理想时,为了加大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所采取的用药原则。为避免同类降压药的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ACEI与ARB联合使用。
注:ACEI=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ARB=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剂
现在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优先推荐以下五种联合用药方式:
常见的五种降压药:
)利尿剂:药理很简单,服药后通过排尿将身体里多余的纳离子排出去,从而减少细胞外液和血溶量,起到降压的作用。
一般只限于一级、二级老人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此药如大量使用可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并增加胰岛素抵抗。
禁用人群:糖尿病、痛风和肾功能衰竭患者。
2)钙拮抗剂:药理主要针对轻中度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也就是通过阻滞钙通道来降低血压的化学制剂。
此类药物对老年性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稳定心胶痛、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都很适用。
禁用人群:心力衰竭患者;
胫前水肿、踝部水肿是钙拮抗剂治疗时常见的副作用。临床发现此药物与利尿剂联合使用可消除水肿症状。当心动过速时,可以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减少其发生。
3)β受体阻滞剂:药理有减缓心率,减弱心肌收缩,抑制肾素释放,从而降低氧耗力,降低血压的作用。
注: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
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三种类型,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此药物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也适用于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心率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妊娠高血压患者;
禁用人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慎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简称ACEI):主要用于临床高血压及其他心肾疾病的治疗。
此药物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可用于一级、二级高血压,并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心肌梗死、心衰、左室功能不全,I型糖尿病、肾病、非血糖肾病患者有益。
对于治疗急性或严重性高血压,ACEI与钙拮抗剂联合使用特别有效,是高血压合并肾病的首选药。
禁用人群: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症;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简称(ARB),此类药是高血压合并肾药的首选药物。能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产生降压作用。这种药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都有保护作用。
禁用人群: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症;
生活中各种降压药,大多属于以上五种,虽然目的都是降压,但适用人群却完全不同。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遵医嘱,不能觉得自己已“久病成医生”了。
希望此文对大家警惕和治疗高血压有益。
编辑于年5月7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