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诊断 > 诊断作用 > 专家观点张德莲AT2受体高血压治疗的

专家观点张德莲AT2受体高血压治疗的

发布时间:2017-12-20 0:08:29   点击数:

新疆医院张德莲

具有百年研究历史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已被公认为心血管系统最重要、最悠久的生物活性物质。

该系统主要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维持体液平衡和调节血压的中心环节,不但是最强的缩血管生物活性肽;而且通过促进肾上腺球状带排泌具有潴留水钠、增加血容量作用的醛固酮,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AngⅡ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ATR属于七个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在许多组织中存在。早在年,人类即分离出了两种血管紧张素受体的亚型。

目前认为,ATR受体分为4种亚型:1型受体(AT1)、2型受体(AT2)、3型受体(AT3)和4型受体(AT4)。在心血管系统中主要存在AT1和AT2两种,AngⅡ的大部分心血管效应均由AT1和AT2介导。

随着对AT2受体的不断认识,这一曾受争议的RAS新成员也展现出新颖的一面。早期研究显示,AT2R激活可抵消AngⅡ激活AT1R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AT2R激活可促进血管舒张,促进尿钠排泄,但我们预想中它可能存在的降压作用却一直未被阐明。近5年伴随AT2受体激动剂,特别是C-21的问世,进一步证实在AngⅡ灌注诱导的高血压实验模型中,急性或慢性的AT2R的激活,可促进尿钠排泄、降低血压。

而AT2R激活主要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途径使AT2R从肾脏近曲小管细胞胞内向胞膜转移,并引起钠转运体(Na+-H+交换体-3及Na+/K+/ATP酶)的内化和失活而致血压变化。

这一过程并不需要同时阻断AT1R即可发生。同时,研究显示中枢AT2R激活可能在血压控制中有潜在作用。

目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即AT1受体拮抗剂(ARB)作为降压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降压机制推测是通过双重作用实现的:即阻断AT1受体介导的升血压作用;同时可使更大量的AngⅡ作用于AT2受体,也即增强了AT2受体介导的降血压作用。

但AT2受体的确切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明确AT2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将会为今后治疗高血压找出新的作用靶点。

如需阅读全文或本杂志的读者,点击上方的聚焦高血压或长按识别下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houfeng.com/zdzy/159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