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诊断 > 诊断作用 > 继脱发后,高血压又砸到8090后身上了

继脱发后,高血压又砸到8090后身上了

发布时间:2018-4-17 8:55:21   点击数:

周兴拧开了水龙头。扑哧、扑哧、哗……自来水经过水泵的压力通过管道被输送到了20层楼的高度,随即喷涌而出。

晨起洗漱,30岁的周兴有种错觉:自己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道,没准哪天压力太大了,就会爆裂。他记得小时候家里水管管道爆裂的那次,喷涌而出的清水甚至蹿到了厨房的天花板。假如他的脑血管只是崩了那么小小的一根,他刚刚走上正轨的创业公司、他的理想、抱负和对未来所有的憧憬都会化为泡影。

「我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压,怎么可能呢?」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如果一个人活得足够久,终有一天会遭遇高血压。这就如歌词中所唱:「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但原本「活久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却在近几十年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更多处于人生上升阶段的中青年加入了高血压人群的大军。

年,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的一项截面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突破3.3亿(另一个被广为引用的数据是2.7亿),每3名成年人里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

其中25岁—34岁年轻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0.4%。这意味着,每5位年轻男子(25岁-34岁)中就有1位患有高血压。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8-44岁(青年)和45-59岁(中年)的高血压患者数均达到了1亿。这意味着60岁以下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数(约2亿)已远远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数(约1亿)。

中国2亿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庞大数字背后,隐藏着一根终将爆炸的导火索。

由于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中国人的血压无法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在几十年内井喷式爆发几乎无可避免。

冷冰冰的数字总让人觉得于己无关。在十多年甚至数十年漫长时间内,高血压「渗透」式的对肾脏、心脏、大脑等靶器官的损害,也逐渐降低了人们的重视程度。直到损害无法逆转,步入痛苦不堪的老年。血压计上飙升的毫米汞柱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惨痛的切身经历、甚至是死亡事件。血压升高10毫米汞柱,欧美人脑卒中的风险升高20%,而中国人则升高40%甚至更多。在我国,平均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万人,冠心病患者万人,心力衰竭者万人。从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现状来看,年到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现一个持续升高的趋势,而且居中国居民的首位死因。

国际公共卫生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控现状」的报告提到:62%的脑卒中死亡由高血压直接导致,49%的心肌梗塞由高血压直接导致。而高血压可使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20%,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39%和54%。此外,随着血压的升高,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线性升高的趋势。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郑晓瑛、宋新明两位教授在《中国人口转变、经济发展与慢性病增长》一文中指出:我们常常的是个体层次危险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但实际上,宏观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因素是起着根本决定性作用的上游因素。许多慢性病被称为「行为相关疾病」,其实更应被看做是「社会病」。

「这是社会高速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说。

「高血压年轻化」的不能承受之重,落到了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上。

年轻人遭遇老年病

软件公司测试员吴通穿着灰色跑步鞋和黑色速干衣融入了四川湿润的夜色。每周三次,晚上8点,吴通都会打开跑步app、戴上耳机,在音乐声中与自己居高不下的高血压作斗争。

年出生的吴通,在2年前的体检中被查出血压高,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82mmHg。体检报告建议他:低脂低盐饮食、戒烟酒、适当运动、注意休息。

「我对高血压没什么概念,具体危害也不清楚,」吴通对此糊里糊涂,但还是不相信自己会血压高(得了高血压),于是购买了一个上臂式自动血压计,在家里进一步监控测量。

测量的结果依然不理想。血压一直在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左右徘徊。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版》的定义,人体正常血压值为收缩压低于mmHg、舒张压低于80mmHg(/80mmHg),当血压值≥/90mmHg则为高血压。医院进行确诊,他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想过服药治疗。「我只是有点奇怪,毕竟我这么年轻,而且在我的认知里,高血压都是老年人或者长期酗酒的人才会患病。」

偶尔和朋友们聊天时,吴通会想起自己「奇怪」的高血压,聊上几句。朋友们大多表示惊讶,随后岔开了话题,并没有人对此感兴趣。

吴通是一位很典型的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他们在体检中偶然发觉自己血压高,因为没有医院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就算试图治疗,也很难坚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中国居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控制情况总体差于老年高血压。中年患者(45-60岁)中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4.2%、38%和13.1%;而青年患者(18-44岁)中,这三率只有22.0%、16.9%和6.4%。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身后有很多小伙伴(也是高血压),只是大家不知道或不重视」,吴通说。

高血压因为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不易察觉,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对于人生图景刚刚展开的吴通们来说,一种没有症状、也不觉得难受的「疾病」甚至算不上是「病」了。大部分中青年患者对高血压采取了无视的态度。直到有一天突然出现症状,不得不付出时间和精力来控制血压时,又往往陷入恐慌的境地。

百度的高血压吧里,时常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开贴询问:年纪轻轻得了高血压可怎么办?一位年轻的父亲写到:「怎么办,我才30岁,今天去量血压/,我很害怕,会不会中风死去啊?关键我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人生太悲催了。」

名为「中青年高血压论坛」的QQ群里,聚集了高血压吧里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41岁的邹坦,身份是一位执业药师,同时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同病相怜,群里常有年轻人咨询他用药的问题。「这是一个病友发牢骚和交流的群,不是专业论坛」,邹坦说。群里曾经很热闹。「那时候大家什么都说,分享情绪、分析病因,用药品种和效果,也会说谁脑溢血死了。」

慢慢地,大家渐渐习以为常,和中国数目庞大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一样,他们又散落成了孤独的个体。

年,世界银行在报告《TowardahealthyandharmoniouslifeinChina:Stemmingtherisingtideofnon-







































治白癫疯办法
白癜风遗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houfeng.com/zdzy/258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