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阆中健康网”我们哦!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中老年人的健康,在快节奏生活的驱使下,出现了一个糟糕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高血压。因此,大家平时都要随时自身的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我们今天特别医院ICU重症医学科邓医生为大家普及关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邓智文主治医师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主治医师。先后在第三军医医院进修培训。现任四川省中医药协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南充市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医院ICU主任。全面学习和掌握了急诊、危重病学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掌握了现代急救技术和使用监护治疗设备。擅长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脏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重症感染、各型休克、急诊创伤、急性中毒、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
全民爱健康第十五期: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就是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入血管时所加在血管壁的压力。常测部位为右上臂,记录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通常以毫米汞柱为计算单位。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血压标准:在不同时间段静息状态下,连续测量三次,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即为高血压,也就是说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有一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这个值,就是高血压。我们国家现在采用的就是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二者的发病机制不一样,所以治疗原则和预后也不尽相同。
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确凿的病因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患有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及冠心病者,则其患病的危险性更大。目前,尚难根治,但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使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无并发症状态。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占5%-10%。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肾脏病变、大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分泌性疾病、脑部疾患、药源性因素等。此类高血压,如果原发病能得到有效控制,血压一般可恢复正常。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呢
具体来讲有三高、三低这么一说。
“三高”:
一是患病率高: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在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基本上每5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
二是致残率高:我们国家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万,存活的患者约万~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例如偏瘫),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
三是死亡率高: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可引起很多并发症:比如脑中风,高心病,眼、肾损害,伴发糖尿病等。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低”:
一是知晓率低:它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大部分人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很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的“隐避性”,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检测发现的。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干预治疗。正是由于“安静”的高血压造成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卫生部早在年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就倡导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另外35岁以下有危险因素(吸烟、肥胖、血脂异常、家族有高血压史等)的人群应做到每年就医测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做到至少每月就医测量一次血压。
基于上述特点直接导致其控制率低的第二个特点。
其三是服药率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必须终身服药治疗,由但于患者的认识不到位,常常不遵医嘱,凭感觉服药或服药后血压正常或头晕等症状消失,自行停药,又不注意监测血压,导致血压反弹,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那么,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高血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下面我再来简要的介绍一下如何有效的防治高血压:
首先是“防”: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平和,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不要过度劳累,劳逸结合)。2.坚持适度的运动(适度锻炼和劳动,控制体重)。3.规律充足的休息和睡眠。4.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饮食清淡,多食水果蔬菜)5.定期体检、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
高血压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左右[BMI=体重(Kg)/身高(M)2]。
2.限盐,应控制在每天6克左右。
3.运动,坚持长期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车、健身等。
4.限制脂肪总量,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5.戒烟限酒。
二、药物治疗的原则:逐渐降压;用药因人而异;最好联合用药;不突然停药或突然撤药。
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这样可以减少血压大的波动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服药方便、规律。
目前常用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即利尿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CCB)。上述药物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药和维持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由于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医院质询专业的医务人员。我发现很多患者在发现高血压初期就开始选择服用“北京降压灵”,实际上它是一种复合制剂,长期服用对于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较差,这里我不建议作为首选药物,只有在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情况下再予以考虑。
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主要点在于机体功能的调节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因为高血压病毕竟是一个多因素疾病,中医中药也是综合治疗中非常好的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降压治疗的目的不单是解除症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血压的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单纯降压并不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要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综合治疗:包括降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血糖控制以及非药物治疗等相关内容。
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无症状不一定血压不高,其次,症状与血压未必一致。如果采用非药物治疗三至六个月,血压仍不在正常范围,一定要服药控制,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及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降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1.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85mmHg以下。
2.合并有靶器官损坏和(或)伴有糖尿病时,血压应控制在/80mmHg以下。
3.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克/24小时,至少应将血压降至/80mmHg、甚至/75mmHg以下。
4.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90mmHg以下,且尤应重视降低收缩压。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对老年人的降压治疗应更宽松些,这一观点已被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彻底否认。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老年人的血压同样可以获益而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最后总结一下降压治疗要坚持的八项原则:
保持血压正常;保持体重正常;保持血脂正常;不吸烟少饮酒;饮食讲究科学;坚持体育锻炼;定时长期服药;增加保健意识。
-END-
更多健康资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2018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