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诊断 > 诊断作用 > 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2017版解析,有高

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2017版解析,有高

发布时间:2019-1-15 23:08:26   点击数:

我国约有2.9~3亿高血压患者,1/3成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71%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高血压的治疗,临床上会根据实际科研进展而制定高血压治疗指南并不断修订。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最新版本是《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根据这个版本,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意见主要如下:

高血压的定义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

诊室血压</90mmHg,

家庭自测血压</85mmHg,

24h平均动态血压</80mmHg,

24h动态血压清醒时平均血压</85mmHg。

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小于/90mmHg,部分可降至/80mmHg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90mmHg以下。

65~79岁:</<90mmHg。

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90mmHg

80岁以上:</<90mmHg;(SBP~mmHg)

特别注意清晨血压

不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是自行测量血压,目的都是监测患者的血压是否真正达标。

使用短效降压药物,每天早上服药,第二天早上则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如果每天早上服药,上午测量血压。我们监测到的正好是该药物作用峰值的血压,无法判断24小时的血压是否得到了控制。

清晨血压测量最积极和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够对血压是否达标作出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

降压效果不宜求快

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强调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避免过快、过度降低血压。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种类,逐步使血压达标。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不必纠结于数字,只要血压在持续缓慢下降即可。

降压治疗应该个体化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建议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首先将血压降低至</90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90mmHg。对于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80mmHg;≥80岁的患者,建议降至</90mmHg,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90mmHg。对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不应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如能耐受可降至</90mmHg。过度降压不利于各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了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houfeng.com/zdzy/513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