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中33%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60%合并高血压[1],[2]。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其心肾事件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6倍[3],[4]。因此,对这类患者的管理无论何时都不可忽视和放松。在此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就临床医患可能面临的关于高伴糖患者血压管理方面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以飨读者。
1.疫情期间,为什么有些高伴糖患者的血压会升高?
郭红梅教授:
第一,疫情相关的新闻报道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甚至失眠,情绪波动导致血压波动;
第二,春节期间的很多食物如熏肉、零食、熟食等含盐量高,加上疫情期间采购不便而多食方便食品,导致摄盐量超标,加重水钠潴留;
第三,宅居期间不能外出,户外活动减少,体重增加,进而引起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增加、RAS激活等神经内分泌紊乱致血压升高;
第四,家里降压药储备不足,因不便外出买药,暂时减药或停药;
第五,疫情处于冬春季,气温较低且波动大,亦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2.高伴糖患者如何正确地自测血压?
郭红梅教授:
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初诊患者或血压不稳定患者,每天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测1~2天,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日期、时间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
诊断标准:家庭自测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85mmHg,与诊室血压的/90mmHg相对应。高伴糖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80mmHg[5]。3.加强生活方式管理,高伴糖患者具体应该怎样做?
郭红梅教授:
第一,保持情绪稳定。少看非官方信息,减少恐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和家人交流,及时疏解不良情绪,必要时可拨打心理支持热线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
第二,减少摄盐入量(每日<6g),合理饮食。减少烹调用盐及调味品,如味精、鸡精、酱油。少食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腌制品、烟熏食品等。均衡摄入热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摄入多种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粗粮、脱脂奶及富含钾、钙、膳食纤维的食物。
第三,选择合理的居家锻炼方式,适度锻炼,保持理想体重。
第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不饮或限制饮酒,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第五,注意保暖,有条件保持室温约25℃,既有利血压控制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
4.高伴糖患者的降压药物应如何选择?
郭红梅教授:
从病理生理机制上来看,钠水潴留和RAS激活是高伴糖患者的重要特点[6]。居家抗疫期间,由于饮食上钠盐摄入量增加,以及多食少动体重增加,导致钠水潴留进一步加重,是高伴糖患者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这类患者的血压更难控制,通常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基于上述高伴糖血压升高机制,A+D联合治疗优势显著。一方面由于噻嗪类利尿剂的排钠利尿作用,能够有效减少钠水潴留;另一方面ACEI不仅能够抑制RAS,还可抑制缓激肽降解,降压的同时带来更多保护作用。二者联合通过机制互补,既能增强降压疗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是指南推荐的高伴糖患者优选降压方案[7],[8]。研究结果显示,ACEI联合噻嗪样利尿剂显著降低高伴糖患者的血压27.7/13.4mmHg,收缩压达标率可达84%,舒张压达标率可达86%[9]。ADVANCE研究证实,ACEI联合噻嗪样利尿剂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总冠脉事件14%、总肾脏事件21%和全因死亡14%[10]。5.疫情期间,如果患者的降压药物吃完了该怎么办?
郭红梅教授:
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平稳的关键,即便疫情期间不便购药,也不能随意停药。
患者需要取药时,如有签约医生,可先向其咨询取药方式,也可通过线上购药途径如1药网、好大夫等配送到家。医院,需要做好防护。临床医生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