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诊断 > 诊断作用 >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20-11-13 13:15:35   点击数:

高血压急症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DBP)mmHg。

①在临床上,若患者SBP≥mmHg和(或)DBP≥mmHg,无论有无症状亦视为高血压急症;

②对于妊娠期妇女或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特别是儿童,高血压急症的血压升高可能并不显著,但对脏器损害更为严重;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非靶器官损害症状易被误判为靶器官损害,临床应注意区别。且区分患者是否伴有靶器官损害需要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对脏器进行评估,才能明确诊断。

表1.高血压急症患者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1.病史询问

明确患者有无高血压病史、药物治疗情况及血压控制程度;

2.体格检查

除测量血压以外,应仔细检查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眼底和神经系统。

3.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等;依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有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肌酶学、血尿钠肽(BNP或NTpro-BNP)。

4.危险程度评估

(1)影响短期预后的心脏受损的表现,包括肺水肿、胸痛、抽搐、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2)基础血压值。通过了解基础血压可以反映血压急性升高的程度,以评估对脏器损害存在的风险。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1.治疗原则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及生命体征;去除或纠正引起血压升高的诱因及病因;酌情使用有效的镇静药以消除恐惧心理。

2.药物选择

根据受累的靶器官及肝肾功能状态选择药物。理想的药物应能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保护靶器官功能,并方便调节。

表2.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用降压药

3.降压的幅度和速度

在不影响脏器灌注的基础上降压,渐进地将血压调控至适宜水平。初始阶段(1小时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在随后的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mmHg左右。如可耐受,在以后24~48小时逐步降压达到正常水平。

若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应迅速降压至维持组织脏器基本灌注的最低血压水平,一般需要联合使用降压药,重视足量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若不适用,可考虑改用非二氢吡啶类CCB。

表3.高血压急症的降压目标

注意事项

1.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病理生理学较复杂,治疗时需要个体化。

2.患者治疗通常为静脉给药,宜采用半衰期短的药物为主,口服或舌下含服药物在静脉液路建立困难等特殊情况下使用,且注意可能引起不可控的低血压出现。

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医院研发的纯中药方剂治疗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已使部分患者摆脱终身服用降压药的困扰。

详情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houfeng.com/zdzy/770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