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胡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是老年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除生活方式改善之外,目前高血压主要依靠口服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由于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现象非常普遍,加之记忆力减退或痴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差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现象。
目前常用的药物依从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PDC(proportiondayscovered,服药天数所占比例)和MPR(medicationpossessionratio,药物持有率)。但是这些量化指标无法解释随着时间推移的药物依从性模式变化,不能很好地对依从性波动的患者进行分类。
而GBTM模型(Group-basedtrajectorymodels,基于轨迹模型)可以更好地量化药物使用的动态模式,从而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更准确地分类。
《老年高血压患者起始降压治疗1年内药物依从性轨迹》一文在首次开始降压治疗的老年患者中使用GBTM模型来进行依从性分类。文章对~年期间,名首次开始降压治疗的美国医疗保险受益人(平均年龄75岁)进行一年依从性轨迹分析,共确定了六条依从性轨迹,包括:良好依从组(adherencegroup,12个月依从性0.97,占40%),逐步停药组(gradualdrop-offgroup,12个月依从性0.63,占14%),快速停药组(rapiddrop-offgroup,12个月依从性0.27,占8%),即刻停药组(immediatedrop-offgroup,12个月依从性0.10,占18%),部分停药组(partialdrop-offgroup,12个月依从性0.35,占10%),先停后用组(earlydrop-offthenreboundgroup,12个月依从性0.73,占10%)。
在调整后的多变量分析中,依从性差的最强预测因子是单一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非白种人群,和既往无高血压或心肌梗塞病史;其他较强的预测因子是虚弱,帕金森病,使用阿片类药物,眩晕,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异很大。了解老年患者的特征可以更好地预测降压药物依从性轨迹,从而提前进行依从性教育,有针对性的改进治疗计划提高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胡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