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血压治疗现状及对策
随着高血压治疗循证证据的不断演变,国际高血压管理指南进行了相应的更新。中国高血压患者中很大部分合并心率增快(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情况,β受体阻滞剂在降低此类患者交感活性并改善其预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RCT设定老年患者是否应该使用此药,确定适用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人群和疾病,并依据证据强度推荐或放弃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其次是利尿剂,此类药物对代谢有不良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可低剂量或联合应用。
国际高血压指南的药物治疗有争议也有共识,多强调对特殊类型高血压进行个体化治疗。血压的正确管理已经作为血压控制的重要手段,其中中国自己的循证医学证据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了武器,当然我们也应从国际高血压药物治疗循证中吸取精髓作为借鉴。
二、高龄老年人的个体化治疗
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高血压在≥6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49.1%,部分城市老年人发病率达60%以上,且治疗率与达标率均不理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具有多因素、多机制及复杂性特点,此类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易发靶器官损害,因此总体心血管风险更高。中国指南建议≥65岁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耐受者降至/90mmHg,≥80岁者不宜低于/60mmHg;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及肾病者降至/90mmHg以下。
老年高血压治疗任重道远,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均与年轻患者不同,所以必须根据老年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流程。
三、舒张期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对策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各年龄段比例持续上升,中青年人群的心血管风险与老年人一样需要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