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诊断 > 诊断措施 > 重磅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

重磅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

发布时间:2017-11-21 9:37:40   点击数:

年11月10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正式发布。

近些年来,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高血压已成为影响全球死亡率的第二大危险因素。

据估算,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2.7亿人,年由高血压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达亿元,占中国卫生总费用的6.61%,严重影响着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沉重疾病负担。

为尽快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治管理能力和水平,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委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年4月成立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并在年11月10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将在基层推广使用。

指南通过基层高血压管理基本要求、管理流程、诊断、治疗、转诊、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几方面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基层高血压管理基本要求

指南指出,依托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要组建高血压管理团队,并配置包含身高体重计、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等基本设备。

还特别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的五大类降压药来保障基本的药物。从而满足基层高血压管理的基本要求。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

指南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流程,让高血压的管理更科学,患者更满意。提出5大诊疗关键点来辅助管理流程的实施和发挥其作用,从而让高血压防治形成科学、统一、全面的一套管理系统。

高血压诊断

指南从血压测量、诊断标准和评估三方面制定了高血压诊断的具体标准。

例如,血压测量的方式、仪器和方法;诊断标准要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判断依据、诊断不确定或怀疑“白大衣高血压”,有条件的可结合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辅助诊断等四方面;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来进行评估。

高血压治疗

指南通过从治疗原则、降压目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四个方面,对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范。让高血压患者能过体验更为规范、科学的治疗。

转诊

指南中详细划分了符合初级转诊、随访转诊和严重情况建议急救车转诊的人群类型,让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同时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

随访是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最直接的方式。但我国基层医疗最不完善的地方就是随访。

指南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来制定不同的随访标准。例如,每2-4周要随访未达标患者,直至血压达标,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已达标患者并有年度的评估,来切实保障基层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

同时办公室还特别开发了全国统一的高血压管理电子记录系统,为今后对基层高血压管理的考核由现场考核为主逐步转为日常上报数据监测为主创造了条件,将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高血压管理质量控制监测体系。

此外,更加注重对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宣教工作,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让民众及时发现疾病、及时就医、及时康复。

编辑

小鱼儿

来源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ihoufeng.com/zdcs/130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