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与护士有关系吗?当然有,测血压这活护士干的最多,患者的健康宣教也主要由护士来完成,与患者健康有关的事与护士都有关。
北京时间11月14日美国高血压指南发布了,该指南将年世界高血压组织制定的/90这一高血压标准下调为/80。
每一个官方指南的更新都是建立在大量数据论证的基础上,医学在探索中不断进步,护理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应与时俱进。
下面我以美国高血压指南的四个更新为入口,将其与中国指南进行对比分析,共同探讨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给护理工作带来的启示:
高血压的定义
美国高血压指南:
1.高血压被定义为≥/80mmHg,之前的高血压前期(-/80-89mmHg)这一定义被删除了。
2.血压-/80mmHg为血压升高。
3.-/80-89mmHg为1级高血压。
4.≥/90mmHg为2级高血压
国家基层高血防治疗管理指南:
1.收缩压mmHg并且舒张压80mmHg为正常血压。
2.首诊发现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建议在4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为高血压。有条件的可结合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辅助诊断,如下表。
护理工作启示:
1.高血压界限是统计学上平均值加标准差而得来的相对数字,确定一个数值来界定高血压是诊断的要求,-/80-89mmHg在美国指南中定义为一级高血压,而中国指南定义为血压升高。
因此,护士对患者解释该范围血压值为「正常」是不对的,这样容易让患者忽略血压升高存在的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2.收缩压mmHg并且舒张压80mm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属高血压范畴,对于这两点中美指南有致性。
3.血压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护士应重视测量血压时操作的规范化,这样测出来的血压结果才有参考价值。(测量血压:听诊器放入袖带,血压值偏高还是偏低?)
4.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这个健康宣教适用于所有高于正常血压值范围的人群,不应局限于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
降压药物使用门槛
美国高血压指南:
1.如果一个人有冠心病和脑卒中,或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10%,血压≥/80mmHg时就应考虑应用降压药物。
2.如果没有冠心病和脑卒中,而且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10%,起始用药的门槛是≥/90mmHg。
国家基层高血防治疗管理指南:
1.评估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是确定髙血压治疗策略的基础。
2.仅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髙血压患者,医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3.治疗髙血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因此,首先要降压达标,其次是平稳降压。
护理工作启示:
1.使用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高血压对心血管造成的风险,这一点两指南有一致性。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常常对自身高血压状态不重视,护士应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全身小动脉持续异常状态的体现,结果会导致心血管及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害。
2.中国指南对降压药使用持更审慎的态度,更重视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即使已正规使用降压药的患者也需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下表为生活干预对血压值的影响,护士非常有必要对血压升高的患者积极宣教。
降压目标
美国高血压指南:
1.对于已确诊高血压的人,如果有心血管病或10年心血管病危险≥10%,降压目标是/80mmHg。如果10年心血管病危险10%,把血压降至/80mmHg以下也是合理的。
2.稳定性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和脑卒中(非急性期)患者的降压靶目标值全部为/80mmHg。
国家基层高血防治疗管理指南:
1.一般高血压患者,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即为降压达标。
2.年龄≥80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
3.高血压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护理工作启示:
1.美国指南侧重于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心血管风险较低范围内。中国指南侧重于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认为相对稳定的血压比波动范围较大的血压对患者更好,因此,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外,学会家庭自测血压,定期复诊并按医嘱终身服药可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
2.高血压患者用降压药控制在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范围内在中国指南中只是达标,不是治愈,这点有必要让患者有明确的认识。
3.观察血压值的同时需患者服药后的主观感受,虽然有数据表明降压药的使用并未增加美国患者的跌倒风险,但我国护理文书跌倒风险评估中特殊药物一项内包括了降压药。
高血压测量方法
美国高血压指南:
1.家庭血压监测应在早上服药前和晚餐前,每次至少测量2次中间间隔1分钟,然后取平均数。
2.如果更换降压药物,应在药物变动2周后获取1周的血压值。
家庭血压测量中国专家共识:
1.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2~3次,间隔1分钟。
2.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或不稳定患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如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可按上述方法测量1天。
3.本共识建议家庭血压≥/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80mmHg时为正常血压。
护理工作启示:
1.高血压控制建议家庭自测血压及早上服药前测量获得血压高值,这在两指南中有一致性。晚餐前测量血压也反映的是一天血压的高值,而上床睡觉前测量的血压反映的是一天血压的低值,这说明中国指南更个体一天血压波动的稳定性。
2.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为更好地监测血压控制情况,如执行测血压QD医嘱时,护士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应为早上服药前,如为其他频次测血压时最好在护理记录中注明患者服用降压药的时间。
3.高血压患者出院时,护士如能增加家庭自测血压方法的指导,可直接影响患者管理血压的积极性和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4.家庭血压监测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如血压≥/90mmHg而家庭血压</80mmHg时,可能为白大衣性高血压;而当诊室血压</90mmHg,而家庭血压≥/85mmHg时,可能为隐匿性高血压。
血压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是护士观察患者病情的主要客观指标,如果护士能够准确测量血压并懂得血压值的意义,主动宣教正确的科普知识积极帮助患者降低心血管风险,那受益的将是一个个家庭。
推荐阅读
q8h给药:提早2小时,属于给药差错吗?
外科护士和内科护士有什么区别?太精辟了
知道吗?留置针活塞的夹闭位置会影响留置效果!
PICC导管维护流程和注意要点,看这一篇就够了
作者:医院
责任编辑:王妍
投稿邮箱:wy.psd
dxy.cn题图:Shutterstock
参考文献:
1.中国血压测量规范
2.家庭血压测量中国专家共识
3.国家基层高血防治疗管理指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雌三醇软膏治疗白癜风是否有效北京普通的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