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血压对于男性和女性都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女性和男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是否有差异?在第十六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上,大连医院的姜一农教授发表了题为“高血压药物治疗男女是否有别?”的精彩演讲。《国际循环》现场就此话题采访了姜教授,并撷取精华内容,与读者共享。
大连医院姜一农教授
《国际循环》:请谈谈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是否有区别?如果有差别,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姜一农教授: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许多方面是相同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女性由于生理的特殊性,女性高血压患者的某些方面与男性高血压患者有所不同。首先,女性和男性整个人生的生理过程是不一样的。女性在年青时会有月经周期、会经历妊娠、分娩过程;在人生的后半生,会经历围绝经期和闭经等,这些都导致女性的生理发生变化,女性高血压患者由于生理的变化出现更多改变。而男性基本就是从年轻到老化的过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女性应作为高血压的特殊人群来对待。
一般来说,女性在45~50岁之前高血压的发病率低于男性,血压的绝对值也低于男性;但女性在接近更年期或闭经后,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血压升高的加速度也超过男性。从机制上讲,女性由于身高较男性低,其动脉树相对短小,动脉反射波返回的速度加快,与前向波重叠部分较多,导致收缩压升高明显而舒张压相对低于男性。因此,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高于同龄的男性,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其危害也更大。因此,闭经后老年女性的心血管事件增加,也与其血压的这种病理生理特点相关。
《国际循环》:在药物治疗方面,高血压药物治疗男女是否有别?临床有哪些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姜一农教授:根据目前的统计,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更高,治疗也更为积极。但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达标率并不高,甚至还低于同龄的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有关。因此,对女性患者应更